
	
 
壽西湖農場水稻收割作業(yè)。(董云 攝)
10月29日,在安徽農墾集團壽西湖農場保義生產管理區(qū),20多臺收割機在稻田里來回穿梭,收割水稻;170多臺套高性能播種機械遍布全場開展秋種工作,實現了秋收與秋種工作的無縫銜接。連日來,安徽農墾集團秋收秋種工作進展有序,秋收工作完成超七成,秋種工作拉開序幕。
今年,安徽農墾集團秋收面積149萬畝,其中,墾區(qū)內39萬畝、流轉和社會化服務110萬畝;計劃秋種面積168萬畝,其中,墾區(qū)內32萬畝、流轉和社會化服務136萬畝。截至10月30日,墾區(qū)完成秋收面積105.7萬畝,進度達到71%。
秋收前期,面對連陰雨天氣,安徽農墾集團精準施策,全鏈條發(fā)力,強化農機調度,及時收儲、烘干秋糧,開啟搶收+烘干的閉環(huán)保障模式,確保顆粒歸倉。夾溝農場組織機械和人力,冒雨搶收玉米1.1萬畝;東風湖農場調度機械晝夜搶收水稻8800畝,烘干線滿負荷運轉,做到“人歇機不歇”,收購、烘儲及銷售糧食6200噸;皖河農場以“不違農時、顆粒歸倉”的硬核舉措完成旱地作物搶收。
安徽農墾集團還以科技手段系統(tǒng)推進糧食全鏈條減損。華陽河農場通過應用智能監(jiān)測聯合收割機,可將水稻機收損失率較傳統(tǒng)方式降低約1.5%。潘村湖農場引進的低溫循環(huán)式烘干機組,通過智能系統(tǒng)精準控制溫濕度,有效降低存儲損耗。
秋收過程中,墾區(qū)共調度各類收割、運輸機械1345臺套,利用49萬噸倉容和每日超萬噸的烘干力量,全面實現“即收即烘、即烘即儲”,保障了糧食的安全和品質。
在壽西湖、華陽河農場秋種現場,旋耕施肥播種復式一體機可一次性完成旋耕、施肥、播種、鎮(zhèn)壓等多道工序,每畝作業(yè)效率可提升50%以上,成本可降低50元左右。而在龍亢農場,一臺臺秋種作業(yè)農機開展精細整地、精量播種、精準施肥等標準化作業(yè)。安徽農墾集團采取“收種并舉、壓茬推進”,實現秋收與秋種工作有機銜接。一方面,集團出臺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方案,積極推廣小麥輕簡化栽培、精量播種、冬前化除等高產栽培技術;另一方面,組織農業(yè)技術人員深入田間,全程指導播種深度、合理密植等關鍵技術的落實,推動農技措施落地見效。集團還統(tǒng)籌調度種子、農資、農機等資源,通過農業(yè)農墾數字農業(yè)管理平臺加強土壤墑情、作物苗情、病蟲草害及災情監(jiān)測,推進“良田、良種、良法、良機”融合,力促“千畝方”“萬畝片”的示范建設,強化成本管控,實現降本增效,為培育齊苗、勻苗、壯苗打下堅實基礎。
安徽農墾集團還充分發(fā)揮社會化服務功能,整合農機資源,優(yōu)化作業(yè)模式,配套農技服務,為周邊農戶供應良種和農資,提供農機作業(yè)、糧食烘干、倉儲等全鏈條農業(yè)服務,帶動區(qū)域農業(yè)提質增效。
責任編輯:刊物編輯處
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4728號
		 	
   